服务热线
131-4818-0553
1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工作作出部署。这也成为继2018年12月27日国家药监局发布4+7配套文件以来的又一“官宣”。
此次国家主导的“4+7城市带量采购”,是医改过程中的一大创新举措,核心是以量换价、以款换价,降低药价和医保控费。
这一点国办的文件上也进行了确认。方案指出,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选择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西安11个城市开展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工作。目标任务是实现药价明显降低,减轻患者药费负担;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净化流通环境,改善行业生态;引导医疗机构规范用药,支持公立医院改革;探索完善药品集中采购机制和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保证采购量,严查不按时结算药款问题
根据此前带量采购4+7试点方案显示,招标降价幅度远超市场预期。据了解,31个试点通用名药品25个中选,其中包括23种国产药品,2种国外药品。31个品种平均降价52%,*高降幅96%。
这也源于国家在采购量上作出承诺,在保证支付方面也作出承诺。采购量方面,此次国务院办公厅的《方案》明确,按照试点地区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年度药品总用量的60%-70%估算采购总量,进行带量采购,量价挂钩、以量换价,形成药品集中采购价格,试点城市公立医疗机构或其代表根据上述采购价格与生产企业签订带量购销合同。
保证支付方面,《方案》明确保证回款,降低交易成本。医疗机构作为药款结算*责任人,应按合同规定与企业及时结算,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严查医疗机构不按时结算药款问题。医保基金在总额预算的基础上,按不低于采购金额的30%提前预付给医疗机构。有条件的城市可试点医保直接结算。
做好政策衔接,实现三医联动
目前,带量采购4+7试点方案正处于试点阶段,有许多问题值得探索与完善。为保障试点政策落地,《方案》要求做好政策衔接,实现三医联动。
为此,国务院办公厅给出四点意见:一是探索试点城市医保支付标准与采购价协同;二是通过机制转化,促进医疗机构改革;三是压实医疗机构责任,确保用量;四是明确部门职责,做好政策衔接。此外还明确,试点地区要在省级采购平台上按照集中采购价格完成挂网,于2019年初开始执行集中采购结果。
4+7带量采购细则来了吗?
可以说,政策方案设计总是难以穷尽实施过程的所有问题,而政策是否能有效运行很大程度上依赖后续的实施细则。2018年12月20日,上海集中采购事务管理所召开4+7国家带量采购会议时就传达出“大约2019年上旬,国家会出台具体执行细则,地方在1月中旬陆续出台地方执行细则”的消息。
如今,1月中旬已来,地方执行细则尚未明朗化。目前流传*为广泛的莫过于作为“4+7”城市之一的大连市《贯彻落实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流出,被业内称之为“4+7带量采购*份细则”。
内容上看,《大连意见稿》中明确了中选药品不占药占比、1年完成合同量、30天回款等要求,同时明确对结款不及时、中选药品处方量下降明显等问题进行处理的要求。大连细则显示,正式启动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工作的时间为2019年3月1日。
然而,还有一些问题尚待解决。比如,未中选的品种将怎样进行价格调整;非试点地区的带量采购品种怎么定价;实施带量采购的城市是否增加,以什么样的速度增加等很多细节也需要政策层面的完善。
新浪医药1月17日据财联社*新获悉的消息,在关于带量采购未中选品种该如何降价上,目前上海已完成相关细则的制定并下达至企业。按照上海的要求,在“4+7”带量采购中未中选的*高价药品,将根据其与同品种中标价的差额大小,降价10%~30%。对于未中选的非*高价药品,则需在该品种2018年在上海的中标价(挂网价),或2017年在4+7城市的*低中标价(挂网价)的基础上降价10%(原则上不会高于前述调整后的未中选的*高价药品挂网价)。
地方细则与国家层面执行细则究竟会不会如期而至,尚未可知。但是,无论何时出台,史上再严厉的招标降价都是势在必行的。
附: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开展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1、目标任务。选择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西安11个城市,从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含按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批准上市,简称一致性评价,下同)的仿制药对应的通用名药品中遴选试点品种,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实现药价明显降低,减轻患者药费负担;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净化流通环境,改善行业生态;引导医疗机构规范用药,支持公立医院改革;探索完善药品集中采购机制和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2、总体思路。按照国家组织、联盟采购、平台操作的总体思路,即国家拟定基本政策、范围和要求,组织试点地区形成联盟,以联盟地区公立医疗机构为集中采购主体,探索跨区域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在总结评估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逐步扩大集中采购的覆盖范围,引导社会形成长期稳定预期。
3、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临床用药需求,切实减轻患者负担,确保药品质量及供应。二是坚持依法合规,严格执行相关政策规定,确保专项采购工作程序规范、公开透明,全程接受各方监督。三是坚持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相结合,既尊重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又更好发挥政府搭平台、促对接、保供应、强监管作用。四是坚持平稳过渡、妥当衔接,处理好试点工作与现有采购政策关系。
二、集中采购范围及形式
1、参加企业。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在中国大陆地区上市的集中采购范围内药品的生产企业(进口药品全国总代理视为生产企业),均可参加。
2、药品范围。从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对应的通用名药品中遴选试点品种。
3、入围标准。包括质量入围标准和供应入围标准。质量入围标准主要考虑药品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批次稳定性等,原则上以通过一致性评价为依据。供应入围标准主要考虑企业的生产能力、供应稳定性等,能够确保供应试点地区采购量的企业可以入围。入围标准的具体指标由联合采购办公室负责拟定。
4、集中采购形式。根据每种药品入围的生产企业数量分别采取相应的集中采购方式:入围生产企业在3家及以上的,采取招标采购的方式;入围生产企业为2家的,采取议价采购的方式;入围生产企业只有1家的,采取谈判采购的方式。
三、具体措施
1、带量采购,以量换价。在试点地区公立医疗机构报送的采购量基础上,按照试点地区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年度药品总用量的60%—70%估算采购总量,进行带量采购,量价挂钩、以量换价,形成药品集中采购价格,试点城市公立医疗机构或其代表根据上述采购价格与生产企业签订带量购销合同。剩余用量,各公立医疗机构仍可采购省级药品集中采购的其他价格适宜的挂网品种。
2、招采合一,保证使用。通过招标、议价、谈判等不同形式确定的集中采购品种,试点地区公立医疗机构应优先使用,确保1年内完成合同用量。
3、确保质量,保障供应。要严格执行质量入围标准和供应入围标准,有效防止不顾质量的唯低价中标,加强对中选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的全链条质量监管。在此前提下,建立对入围企业产品质量和供应能力的调查、评估、考核、监测体系。生产企业自主选定有配送能力、信誉度好的经营企业配送集中采购品种,并按照购销合同建立生产企业应急储备、库存和停产报告制度。出现不按合同供货、不能保障质量和供应等情况时,要相应采取赔偿、惩戒、退出、备选和应急保障措施,确保药品质量和供应。
4、保证回款,降低交易成本。医疗机构作为药款结算*责任人,应按合同规定与企业及时结算,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严查医疗机构不按时结算药款问题。医保基金在总额预算的基础上,按不低于采购金额的30%提前预付给医疗机构。有条件的城市可试点医保直接结算。
四、政策衔接,三医联动
1、探索试点城市医保支付标准与采购价协同。对于集中采购的药品,在医保目录范围内的以集中采购价格作为医保支付标准,原则上对同一通用名下的原研药、参比制剂、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医保基金按相同的支付标准进行结算。患者使用价格高于支付标准的药品,超出支付标准的部分由患者自付,如患者使用的药品价格与中选药品集中采购价格差异较大,可渐进调整支付标准,在2—3年内调整到位,并制定配套政策措施;患者使用价格低于支付标准的药品,按实际价格支付。在保障质量和供应的基础上,引导医疗机构和患者形成合理的用药习惯。
2、通过机制转化,促进医疗机构改革。通过试点逐渐挤干药价水分,改善用药结构,降低医疗机构的药占比,为公立医院改革腾出空间。要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间“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激励和风险分担机制,推动医疗机构使用中选的价格适宜的药品,降低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成本。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收支形成结余的,可按照“两个允许”(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的要求,统筹用于人员薪酬支出。
3、压实医疗机构责任,确保用量。鼓励使用集中采购中选的药品,将中选药品使用情况纳入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各有关部门和医疗机构不得以费用控制、药占比、医疗机构用药品种规格数量要求等为由影响中选药品的合理使用与供应保障。对不按规定采购、使用药品的医疗机构,在医保总额指标、对公立医院改革的奖补资金、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医保定点资格、医疗机构负责人目标责任考核中予以惩戒。对不按规定使用药品的医务人员,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相应条款严肃处理。要进一步完善药品临床应用指南,加强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监测,严格处方审核和处方点评,加强医师和药师宣传培训,组织开展药品临床综合评价,促进科学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4、明确部门职责,做好政策衔接。为确保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达到降药价、促改革的目的,医保、医疗、医药主管部门要各司其职,协调联动。国家医保局承担制定试点方案、相关政策和监督实施的职责,指导各地医保部门做好医保支付、结算和总额预算管理等工作;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负责对医疗机构落实中选药品使用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监测预警药品短缺信息,指导公立医院改革等;国家药监局负责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和药品生产企业相关资质进行认定,各省级药监部门要强化对中选药品质量的监督检查,督促生产企业落实停产报告措施。
五、组织形式
1、成立试点工作小组及办公室。由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组成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工作小组(以下简称试点工作小组),领导试点工作,研究重大事项,部署落实重点任务。试点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医保局,由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联合采购办公室选派人员参加,具体负责组织开展试点,协调部门之间以及部门与地方之间相关工作,加强宣传引导和政策解读。
2、成立联合采购办公室。在试点工作小组及其办公室领导下,成立联合采购办公室,代表联盟地区开展集中采购。联合采购办公室由试点城市各派1名代表组成,主任人选由试点地区推举确定,各试点地区代表作为副主任,负责代表试点地区公立医疗机构实施集中采购,组织并督促执行集中采购的结果。由上海市医药集中招标采购事务管理所承担联合采购办公室日常工作并负责具体实施。联合采购办公室下设监督组、专家组、集中采购小组。
1.监督组。负责对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进行监督,及时受理、处理相关检举和投诉。
2.专家组。组织若干领域专家(包含全国性学术组织推荐的专家、香港医院管理局专家和试点地区推荐的相关专家)成立专家组,负责提供相关政策、临床使用、采购操作等技术咨询。
3.集中采购小组。负责集中采购具体实施工作,由联合采购办公室对集中采购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并签订廉洁、保密承诺书和利益回避声明等。
六、工作安排
联合采购办公室汇总试点地区公立医疗机构的药品用量信息,结合试点方案及试点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起草并发布集中采购公告,开展药品集中采购具体工作,公布采购结果,督促试点地区执行集中采购的结果并加强监督检查。试点地区在省级采购平台上按照集中采购价格完成挂网,集中采购主体按集中采购价格与企业签订带量购销合同并实施采购,于2019年初开始执行集中采购结果,周期为1年。试点工作小组办公室对集中采购和使用全过程进行指导监督。联合采购办公室和试点地区如遇重大问题,及时向试点工作小组办公室报告。
如果您的产品需要进行检测,请联系百检网,我们会安排工程师与您对接,在确认相关检测项目后为您报价,接着安排寄样检测。
推荐阅读
鲜枣检测需关注外观、色泽、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缺陷果比率等指标,通过感官鉴定、仪器测定等方法,确保果实新鲜、完整、无病虫害,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蜂王浆冻干粉检测需遵循GB/T23360-2009标准,涵盖质量指标、检测方法、抽样等,确保产品安全。检测包括润湿性、粉末细度、水分、总糖、氨基酸及激素含量等,全面评估品质。...
绍兴黄酒检测需关注酒精度、糖含量、色泽、残糖、酸度及香气等指标,采用密度法、气相色谱法等科学方法检测,确保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保证黄酒品质与安全。...
干酪检测需关注成分、质地、微生物及添加剂等。通过化学分析测脂肪、蛋白质含量,物理检测评估质地,微生物检测确保无菌,同时检查添加剂是否符合标准,确保干酪品质与安全,整个过程严格把控,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水果检测涵盖外观、成熟度、糖分含量、农药残留、病虫害及新鲜度等方面,确保水果安全、健康且符合质量标准,满足消费者需求。...
香菇检测通常包括外观完整性、口感脆嫩度、菌丝含量及有害物质(如农药、重金属)等方面的检测,确保香菇产品符合质量和安全标准。...
Copyright © 2021 百检(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9010749号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宜山路700号 电话:131-4818-0553 邮箱:673660285@qq.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