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 百检检测 > 检测资讯 > 检测知识 >

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面临“提质”挑战

时间:2023-03-07 14:31:30
 

医疗、养老是当前民生保障的重中之重,看病难看病贵、医药改革、养老金双轨制、延长退休时间等话题频频引发热议,折射出民众的殷切期待。中国民生改善已显现出明显成效,但如何由量变转化成质变——彻底地实现全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美好愿景?尚有待制度解答。

医疗养老保障网织就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渐实现

2012年,中国构建起世界上规模*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13亿、占中国人口总数95%的民众享受到了基本医疗保障,“病有所医”正在成为现实。此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三大养老保险为中国百姓织就的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障网也让“几千年来亿万群众‘老有所养’的梦想首次在制度上得到了实现。”

中国新一轮医改历时3年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基层全覆盖,取消了以药补医机制;公立医院改革也进入了全面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阶段。“看病难看病贵”现象得到了初步缓解。扩大大病保险范围、实施一般诊疗费、探索先看病后付费模式……多项举措的出台,不断填补保障空白、解决保障难题。

国家统计局民调显示,逾八成居民家庭认为,近年来看病就医方便程度得到改善,个人看病报销比例提高。

张鹏的岳父是山东鱼台县的一个农民,2012年11月因脑出血住院1个来月。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即时结报”,出院时他只向医院交纳了不到一半的费用。新农合让原本看不起病、不轻易就医的农民“敢看病”,成为中国医改深化成效的一大缩影。

近年来,政府在保民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且更多包含普惠性的制度安排正“在路上”:如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对养老双轨制进行顶层设计等……百姓的民生诉求也全面升级,从追求温饱向更高层、多元化诉求发展。专家指出,政府仅在保民生底线上做的工作还不够。

日前,有媒体报道“先看病后付费制度将全面推行”引发热切关注,虽然这一消息随即遭卫生部否认,但却获得了绝大多数网友的支持响应。这则“*美误读”正反映出当前民众对医改的更为深入的美好期待。

公平配置医疗资源、完善的医保及医疗环境和水平、更多的医疗投入,是网友对当前中国的就医环境*为期待的改变。而如何更好地解2亿人口养老之忧,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农村、失*庭等群体的养老问题,则是国人对破解“中国式养老”的憧憬。中国民生改善所取得的现实成果与民众感受和期待尚有不小差距,想要真正彻底地实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既需要制度发力,也需要政府部门和全社会协力。

推进医疗养老改善滞碍待解面临“全面提质”挑战

中国医疗养老等民生改善任务迫在眉睫,迫切需要解决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行精细化管理和提升服务质量等问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年1月在国家发改委调研时指出,“社会保障*重要的是医疗和养老,要扩大覆盖面,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

当前,医改正在向纵深推进,养老保障也面临“全面提质”的挑战。一些制度设计中没有覆盖的问题不断显露:城乡差距难弥合,资源分配不均衡,失*庭等群体医疗养老问题凸显,以及政策落实过程中不断暴露出的弊端等等……改革面临一系列重大挑战,任务依然艰巨而繁重。

“先看病后付费”模式难推广的现实,正是当前医改滞碍的表现之一。专家指出,卫生部门、其他政府部门和医院利益权责不清、无法取得共识,导致“医改成了‘小医改’,推行一个新政策尚难,何况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进。”

同时,中国养老环境改善也有其掣肘之处。有媒体指出,从“制度全覆盖”到“人群全覆盖”,“公平”与“提质”无疑是中国养老保障体系成功转型的“七寸”。制度碎片化、资金和管理服务能力,则被认为系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提质”的*大痛点和挑战。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民生改善难题呈现出了时代性特点。流动人口、留守人员、失*庭等群体的医疗养老问题,以及中国严重老龄化背景下的“未富先老”严峻形势,都亟待制度进一步修缮。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指出,“改革是渐进式的、累积式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也不能踟蹰不前,绕着矛盾走。”

代表委员热议民生改善全民协力共商“良方”

民生是历年两会的关注热点。包括医疗、养老在内的民生话题在今年两会上依旧受人瞩目,人们期待着从两会上传来更多的利好政策。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年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针对民生保障再提要求,以推进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而代表委员、网友百姓也纷纷建言献策,希望为中国医疗、养老大环境的改善探求新的方向。

“虽然‘先看病后付费’并未全面推行,但试点就已经代表着改革的方向。”评论指出,推行这一模式是医疗体制改革的一大善政,如能落实并配套相应制度既能解决很多医疗问题,还能缓解医患矛盾。

此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医、办养老机构的呼声渐起。2010年以来,政府工作报告已连续4年提及鼓励社会办医。

代表委员们也关注到了基层、农村医疗养老的窘境。政协委员赵本山指出,“农村看病难还比较严重,有的就算参加了新农合,但因医疗条件较差,不少人小病拖、大病扛。农民养老也是个大问题,养儿防老观念根深蒂固,从而导致越穷越生、越生越穷,恶性循环。”

“医改的重点是在体制机制改革上做文章。”医改,也成为许多代表委员建言的对象。他们建议,要消除社会资本准入医疗领域看得见、难进入的“玻璃墙”障碍,改革药品招标制度和医保支付制度。还有代表建议,大医院办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真正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阶梯就医形式。

中国承载着“百姓对医疗养老环境改善的期待”负重致远,医疗、养老难题的解决绝非朝夕之功,但民众对它的期待却是又好又快。如何弥合民生改善推进效率和民众期待之间的差距?期待新一届政府的解答。

如果您的产品需要进行检测,请联系百检网,我们会安排工程师与您对接,在确认相关检测项目后为您报价,接着安排寄样检测。

推荐阅读

  • 20 2024-12
    剪切销检测

    剪切销检测主要包括抗拉强度、剪切力、断裂强度及连接性能等项目,采用拉伸试验、冲击试验、剪切试验等方法,依据GB/T 13683-1992等标准执行,确保剪切销的质量和可靠性。...

  • 20 2024-12
    冲压机器人检测

    冲压机器人检测主要包括外观、功能、性能、安全等方面的检查,确保机器人结构完整、运行平稳、安全可靠,符合GB/T 37392-2019《冲压机器人通用技术条件》等标准。...

  • 20 2024-12
    农用小型装载机检测相关内容介绍

    农用小型装载机检测包括外观质量、机械结构、油液水平、液压装置及耐用性评估,确保装载机整体性能、工作性能及安全性能达标。...

  • 20 2024-12
    光轮压路机检测相关内容介绍

    光轮压路机检测主要包括外观、工作性能、制动系统、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的检查,确保设备无损伤、性能稳定、安全可靠。检测方法包括目视检查、仪器检测和现场测试。...

  • 20 2024-12
    光栅编码器检测相关内容介绍

    光栅编码器检测需验证其分辨率、精度、信号稳定性及零位准确性,确保编码器在工作中的可靠性。检测过程包括读取数据、对比标准值,并检查有无异常波动或错误信号,以评估其整体性能。...

  • 20 2024-12
    光学曲线磨床检测相关内容介绍

    光学曲线磨床检测主要包括几何精度、工作精度、安全卫生等方面的检验,需遵循JB/T9912等相关标准,确保机床的加工精度和安全性符合要求。...

Copyright © 2021 百检(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9010749号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宜山路700号 电话:18355176903 邮箱:1946147011@qq.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